近期,一些市民搬至壺西大橋橋底附近一條南北朝向的道路旁辦公,但他們卻發現,該路段沒有路名。這導致在該路段上工作或者居住的市民出現通訊和指路上的困難等,更麻煩的是,沒有路名就難以落戶。據記者了解,這段道路建成已有5年之久,且逐漸成為城市干道之一。為何這樣一條路路名遲遲無法落實?記者展開調查。
道路寬敞暢通卻缺少名字
14日,記者來到該路段探查。該路段從市疾控中心一側可以進入,道路與西堤路平行,位于西堤路的上方。道路與西堤路有涵洞相連,通過該道路可在西堤路潭中西路之間來往。該道路總長3公里左右,道路情況較好,北至壺西大橋底,南至上游路中段。其間與磨灘路有一處涵洞相連。在在水一方小區門前的一段最為寬敞和平坦,為雙向四車道。道路設置有路燈、綠化帶和人行道等。但這段道路的其他兩段則比較狹窄,最窄處僅能容一輛轎車通行。記者走在這段道路上還發現,通過這段路可以很方便地上至防洪堤堤面,但無法下至河邊。剛搬到這段路上一單位工作的黃女士說,單位整體搬到這段路上辦公,是一個獨立的大院,但沒有門牌和詳細的地址。這導致對外通訊十分不便,如寄信、寄遞物品或者發送公函等都無法落實。除了這些影響外,有客人來訪,一時間也難以形容這段路所處的位置,讓來客尋找困難,很多人都誤以為該路是西堤路。在這家單位旁,記者還看到有一所學校正在施工。黃女士說,這是一所在建的小學,建成后沒有路名可能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入學。除了這些單位外,記者還發現該路段上有防洪排澇工程設置的泵站和一些居民樓,沒有路名同樣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。
記者在該路段上隨機詢問了10名路過的市民,其中有8位市民就認為這段道路是西堤路,有兩位表示不知道。當記者詢問西堤路為何有兩條時,這8位市民均表示不知道,他們說可能是地名命名有誤。
道路還在建設 命名得再等
如此良好的道路為何沒有路名,缺乏路名帶來諸多不便,相關部門如何看待?對此,記者首先詢問了市民政局地名科,該科一名負責人明確地向記者表示,他們從沒有收到過這段道路需要命名的申請,在沒有接到申請的情況下,他們是不能對道路直接予以命名的。他估計這段道路還在規劃建設當中,讓記者咨詢規劃部門。
市規劃局規劃科一負責人接到記者的詢問后答復說,這段道路原來的規劃設計是防洪堤的搶險應急道路。建成后隨著城市的發展,逐步發展為供城市居民使用的道路。這段道路的規劃設計階段早已完結,規劃部門無法再進行干涉,他建議記者咨詢市防洪排澇工程管理處(以下簡稱市防排處)。
為此,記者又來到市防排處,該處主要負責我市防洪堤及相關工程設施的建設和維護。該處一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段道路確實曾是河西段防洪堤的搶險應急道路。在城市發展后,逐步開放給市民通行。這段道路建成至少5年了,目前將進一步建設成為城市道路。去年,該道路中段(即在水一方小區門前)已經施工將道路進行了擴寬,并按城市道路開展建設。今年將計劃對其他兩段同樣進行改擴建工程,待工程竣工及道路建設全部達到城市道路標準后,再統一向相關部門報批申請路名,希望市民諒解并再等一等。(記者 張威)
責任編輯:覃連毅